
董申保
巖石學、地質學家。1917年9月17日生于北京,籍貫江蘇常州。194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地質系,1944年畢業(yè)于西南聯合大學,獲碩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2010年2月19日18時10分在北京逝世。曾任北京大學、長春地質學院教授、長春地質學院院長。
從事變質巖及花崗巖研究。20世紀50年代領導長春地質學院變質巖研究小組在華北及東北進行變質作用研究,提出“變質巖石組合”、“混合巖礦床”等假說。1980年從事藍片巖帶研究,提出的揚子北緣元古代的陸內板塊俯沖,為國際所關注。80年代主編《中國變質地質圖(1∶4000000)》。代表作有TheProterozoicGlacucophane-SchistBeltandSomeEclogitesofNorthYangtzeCraton和《花崗巖拓撲學的反思》。 1989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98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